今天是上海市和乡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投票日。选举持续了6个多月,涉及全市16个区、108个乡镇,将依法选出1.4万多名区、乡人大代表。
与往年不同,数字时代也实现了数字赋能。纵观选举云平台,有助于告别三分离现象(人户分离、人企分离、企业营业地与注册地分离),切实保护选民的民主权利。
从上海最早的老工人新村到年轻白领聚集的工业园区,成千上万的选民将投下庄严的一票,继续丰富上海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。珍贵的选票体现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也体现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期待。
从选民登记时的一键扫码,到区镇办公楼的数字集合屏,再到各种名单报表的自动生成,数字化正在授权上海市、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。
沉重的选票背后是数字接力。
今年,上海市人大新推出的换届选举云平台,让选民一键登记。打开上海市政府随申请应用,点击选民登记标志进入选举云平台界面进行登记,或直接扫描选民登记张贴码。将选民变被动通知为跨前一步,也大大提高了参选的便利性。
事实上,早在五年前,数字内容就被引入选举过程。居民区工作人员用机器扫描身份证,回到办公室后将数据上传到系统,有时会反复确认。新推出的平台,让工作人员无需等待,直接用小程序扫描现场即可上传信息,提高排摸效率。
面对重复和错误的登记,系统还可以通过比较登记信息和背景数据,在第一时间告知选民情况。
在此基础上,各区也进行了探索。徐汇区依托一网统管平台,特别创新了人大换届选民排查轻应用。工作人员直接从移动终端选民信息,然后上门确认,然后完成输入信息、电子签名等触摸过程。后台导出的选民信息上传表可直接用于选民云平台的选民登记上传。在技术的支持下,数据采集转化为数据确认,手动数据输入升级为计算机批量生成。选举工作人员不禁感叹:触摸效率大大提高,数字应用也使信息注册更加准确。
数字化不仅用于早期选民登记,也用于选举过程的每一步和细节。上海开发了可视化大屏幕,利用数据、图表等形式,实时一屏纵观各区、街道、镇、选区的选举工作。在市选举办的大屏幕上,有16个区、215个街镇和6800多个选区。如有特殊情况,云平台将对信息进行标记和闪烁,以提醒信息。云平台还可以自动生成选举工作所需的各种名单、名单、报表、代表候选人、当选代表结构等报表的统计分析。
一个小程序,一个电子屏幕,一个数据库,数字全过程覆盖选举工作,反映了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智慧和思维,从选民的角度促进选举过程更加方便、高效、智能。